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个钱还可以在银行卡里面查到信息吗

可以的,在还没有扣款之前,钱还在你卡里。只是冻结了。那等到购买了理财你可以下载一个银行APP或者登陆网银,在理财界面就可以看到
在银行卡活期余额里无法查询到。
需要在银行卡-理财产品-我的理财里可以查询到。
若购买的是招行个人理财产品,购买后到产品成立前,这笔资金在活期账户中仍然可以查到,但实际上是被冻结无法使用的,在产品成立后就会正常清算。也就是说等起息后就可以看到对应的产品持仓,在此之前仍正常按照活期计算利息。
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个钱还可以在银行卡里面查到信息吗
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个钱就被用到了理财帐户,银行卡应该是可以查到,但是就是不能提取。
如在招行购买理财产品:1.购买时已提示理财产品委托成功,但产品还没到成立,可以登陆网银专业版/大众版,在"投资管理"-"受托理财"-"受托理财首页",然后点击“当前委托”查询; 2.已过成立日,但还没到期的,在"当前持仓"中查询; 3.已经到期的,需要查询曾经的购买记录,在"历史交易"中查询。 4.未购买受托理财,在"投资管理"-"受托理财"-"受托理财首页",在"理财产品"中查询相关信息。【温馨提示:手机银行在"受托理财"-"投资管理"-"当前持仓"、"当前委托"或"历史交易"中查询。】
小纪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观点如下:
1.经常有网友问,买银行理财产品好还是货币基金好?我的建议是,如果闲置资金高于10万,可以考虑放一部分资金在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一般是5万起。
2.银行理财产品的缺点是门槛高、资金使用不灵活,并且在实际购买当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不要因为是银行销售的产品就掉以轻心,自己的投资自己要多留一份心。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过去,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在许多人的眼里,银行很安全,于是争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殊不知,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很多陷阱。你有10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1、理财产品是会亏损的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异常火爆,一是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而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也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过去,多家银行曾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
2、募集期藏有玄机,理财收益会被“摊薄”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比如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才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3、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随着银行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如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
理财专家提醒,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4、产品评级不见得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中信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并不大。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5、风险提示必须看清楚
尽管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多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
记者在查询了众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后,发现尽管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6、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7、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8、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
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9、超高收益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
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10、隐藏的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普通理财品种,据我经验是可以查看到信息的。没有信息,也可以查询到资金流水,流水备注中可以看到资金流向。
可以
阅读 45 次 更新于 2024-11-19 11:39: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会将客户理财资金及理财收益(如有)划入客户理财账户。理财产品到期后至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客户资金不计息。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

  • 1、首先,购买理财的渠道非常多,比如从银行柜台或者银行APP上,比如P2P网站,再比如一些线下的融资平台等等。2、其次,理财产品本身也是有很多不同,比如保本理财产品(现在已经不允许这么叫了,但实际上很多银行仍然有这样的理财产品),...

  • 手机银行APP 打开中国银行APP,在首页底下选择我的。 在我的资产里面,点击查看资产。 找到购买的银行理财,然后点击进入。 在银行理财产品页面点击赎回就可以了。 网上银行 登录中行个人网上银行,选择理财—我...

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个钱还可以在银行卡里面查到信息吗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