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四大理财误区,理财才会越理越顺

在全民理财时代,理财已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时尚潮流。但为什么有些人会越理越顺,但有些投资者却发现自己越理越穷呢?笔者总结了四大银行理财误区帮助投资者在理财道路上越走越顺。 细数银行理财五大风险,保持警惕别躺枪!误区一:理财产品零风险 理财产品简单来说就是把钱交给第三方机构(如银行、P2P、保险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代理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投资,获取较定期高的预期收益,到期再把本金和利息打给投资人的一种共赢的合作关系。 当然很多工作人员为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投资者宣传他们的理财产品是零风险,保本保息的,历史表现非常好等等。这是一种理财误区,作为投资者一定要谨记:理财非存款,投资需谨慎。误区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越高越好 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历史预期收益率越高越好,这样自己的资金才会越滚越多,而忽略了风险与历史预期收益是成正比的规律。 比如今年4月某银行爆出的16亿假理财事件中,如果投资者没有对该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的高预期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转让性理财产品”心动,也不会面临本金不知何时能够拿回的风险。误区三:当天购买当天起息 很多投资者特别是老年投资者以为银行理财产品跟定期一样是当天存当天就可以起息,按照购买时间加上理财产品期限就是到期时间。 这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与定期的区别之一,也是理财误区之一。就拿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每一款产品发行后都会有一个销售期,这个销售期叫做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一般3-5天不等,甚至还有长达7-10天的。 募集期是按照活期的预期收益计算利息的,如果资金比较大,差别就很明显。所以投资者尽量选择在接近购买募集期较短的产品哦!误区四:预期历史年化预期收益等于实际历史年化预期收益 很多投资者在咨询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很热情的介绍产品。特别是近几年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挂钩黄金、美元、期货等等。 比如某国有银行一款挂钩沪深指数的产品历史预期收益率的历史年化预期收益率仅会在投资方向选择最准确时出现,而且还要达到一定幅度;大概率情况下,到期实际历史年化预期收益率跌入后几档历史年化预期收益。 综上所述,购买理财产品不仅仅只是一个购买的行为,还存在很多银行理财误区,投资者稍不留神就容易陷入误区,甚至越理越穷,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的投资者走出理财误区,越理越顺。
阅读 38 次 更新于 2024-09-20 14:3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弄清楚四大理财误区,理财才会越理越顺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