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债券托管账户网银开户费10元,为什么柜台开户不收?
■投资人开户与认购流程
(一)开户
欲开办储蓄国债业务的投资人,需在我行开立债券托管账户,用以登记投资人持有的储蓄国债债权,同时,需指定一个在我行开立的本人个人活期结算账户,用以清算储蓄国债业务相关资金往来。我行为投资人提供如下两类债券托管账户供选择(参见下表):
——————┬——————┬———————————┬————————
债券账户类型│债券账户用途│债券账户收费情况(2)│指定个人结算账户(3)
—————————————————————————————————
单功能账户│只用于储蓄国债业务│试点期间免费│存折或银行卡
—————————————————————————————————
多功能账户│全部指定用途(1)│10元│银行卡
—————————————————————————————————
注:(1)全部指定用途指可用于柜台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储蓄国债以及我行规定的其他债券业务。
(2)收费情况特指开立本债券托管账户的收费标准,我行保留对本收费标准的修改权。
(3)指定的个人活期结算账户包括:投资人本人在我行开立的活期储蓄存折、灵通卡、灵通卡•e时代和理财金账户卡,收费标准按照我行相关规定执行。
(4)投资人可申请将单功能账户升级为多功能账户,升级收费标准参照开立多功能账户执行。
投资人申请开立债券托管账户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身份证、户口本或军官证);
(2)填妥的《债券账户业务申请表》。
开户成功后,我行可为投资人提供债券托管账户本,可以用来发起储蓄国债相关业务,并可以记载储蓄国债相关业务明细记录。
(一)开户
欲开办储蓄国债业务的投资人,需在我行开立债券托管账户,用以登记投资人持有的储蓄国债债权,同时,需指定一个在我行开立的本人个人活期结算账户,用以清算储蓄国债业务相关资金往来。我行为投资人提供如下两类债券托管账户供选择(参见下表):
——————┬——————┬———————————┬————————
债券账户类型│债券账户用途│债券账户收费情况(2)│指定个人结算账户(3)
—————————————————————————————————
单功能账户│只用于储蓄国债业务│试点期间免费│存折或银行卡
—————————————————————————————————
多功能账户│全部指定用途(1)│10元│银行卡
—————————————————————————————————
注:(1)全部指定用途指可用于柜台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储蓄国债以及我行规定的其他债券业务。
(2)收费情况特指开立本债券托管账户的收费标准,我行保留对本收费标准的修改权。
(3)指定的个人活期结算账户包括:投资人本人在我行开立的活期储蓄存折、灵通卡、灵通卡•e时代和理财金账户卡,收费标准按照我行相关规定执行。
(4)投资人可申请将单功能账户升级为多功能账户,升级收费标准参照开立多功能账户执行。
投资人申请开立债券托管账户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身份证、户口本或军官证);
(2)填妥的《债券账户业务申请表》。
开户成功后,我行可为投资人提供债券托管账户本,可以用来发起储蓄国债相关业务,并可以记载储蓄国债相关业务明细记录。
网上银行是全国通用,收费标准是全国统一执行的,在柜面不收费可能有两种原因:1.当地有促销活动,在限定的期限内不收开户费。
2.当班人员漏收。
2.当班人员漏收。
柜台一样要收的.除非有促销优惠期间.
3 个回答知言财经问答专题活动
■投资人开户与认购流程 (一)开户 欲开办储蓄国债业务的投资人,需在我行开立债券托管账户,用以登记投资人持有的储蓄国债债权,同时,需指定... │10元│银行卡 ————————————————————————————————— ...
在工行开通债券托管账户的收费标准取决于所开通账户的功能。具体来说,开通可购买柜台记账式债券和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多功能债券托管账户,收费标准为10元/户。而如果仅开通可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单功能债券托管账户,则不收取费用。 需...
开通可购买柜台记账式债券和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多功能债券托管账户收费标准为10元/户,如开通仅可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单功能债券托管账户不收费哦温馨提示:最新收费标准,请以实际为准。
工行债券托管账户网银开户费10元,为什么柜台开户不收?类似问题
- 通过工行交易柜台记账式债券有什么金额限制? 18次阅读
- 如何通过工行手机银行开立柜台记账式债券托管账户? 12次阅读
- 求公司债券的承销期的定义是什么?谢谢! 7次阅读
-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企业债券上市实行什么制度 14次阅读
- 股票出债券是好事吗 8次阅读
- 股票发债券是好是坏 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