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误区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1、存款变保险
储户:我要存款,2万块钱存一年。
银行:现在存款利率很低,一年期才1.95%,但是我们现在有一种活动,如果存够三年的话,利率能达到5%,比普通存款利率甚至银行理财收益都要高,并且可以赠送您一份人身保险。储户:有这种好事,那我办了吧。于是银行给了储户好几张单子办理,储户也没有细看就签了字。
1年后
储户:我急用钱,你把我这笔存款给我取出来吧。
银行:对不起,这笔钱暂时不能取出,得满3年才能取。
储户:我之前存了那么多笔都能提前取,利息我不要了还不行吗?
银行:您这不是定期存款,而是保险,提前支取相当于退保,要支付30%的手续费。
储户:我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要自己倒贴6000块?
以上就是典型的存款变保险的过程,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种骗局,而是银行的销售“误导”。所谓的保险并不是赠送的,而是你买的。这是一种保险理财,本质上是附带储蓄功能的万能险。万能险有两个特点,一是期限长,大多在3年以上,二是有保底收益率,一般在1.75%-2.5%之间。有些情况下3年以内不能支取,有些情况下可以支取,相当于提前退保,这时候要支付较高的手续费,利息没赚到反而搭了一大笔进去。银行员工之所以会积极向你推销这种保险,主要是因为和保险公司有合作,每卖出去一笔会拿到较高的提成,比办理一笔存款要强多了。
存款变保险这种误导销售的现象前几年在银行非常普遍,并且多发生在老年人群身上,他们对银行一直非常信任,正是因此才会容易被银行员工忽悠。
想要识破银行员工的伎俩,避免存单变保单这种情况发生实际上很容易,如果你去办理存款,银行员工告知你可以“赠送”保险,那么你买的百分之百就是保险,此外,如果银行推荐你办理3-5年长期存款并且告知不能提前支取,那么90%的情况下你买的也是保险。

2、理财亏损
投资者:上次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了,我要再买一款,现在有什么合适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最近收益率一直在跌,连4%都不到,但是现在有款基金表现不错,收益率能到6%,您要不要考虑一下?
投资者:安全吗?
银行:你放心,这款产品保本保息,过去收益一直都很高。
投资者:那我买一次试试。
没多久,投资者买的这款基金收益就开始持续下跌。
投资者:不是说这款产品保本保息吗?
银行:这款基金是不保本的,合同上说的清清楚楚,不信您拿出来看看。
投资者:原来给我办业务的员工呢?把他叫出来对质。
银行:那是我们的实习员工,已经离职了。
银行代销基金产品很常见,与代销保险一样,他们与基金公司有合作,卖出一款基金所拿的提成要比卖银行理财高得多。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基金都是不保本的,过去行情好并不代表未来也好,而且基金的风险要大于银行理财。

不能盲目听信银行员工的意见,银行员工口头承诺没用,买基金这种代销理财产品,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产品的收益、期限、手续费、风险等情况都要仔细核查。另外,不要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的频率越来越低了,但是有时候也难免要与银行打交道,一打交道就涉及到金钱的问题。因此,在银行办业务还是要长点心眼。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4-11-15 00:47: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投资理财就是说运用投资理财知识和工具,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整体的,个性化的,专业的,动态的,长期的金融服务。投资理财的内容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税务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金规划,财产分配规划等。

  • 误区一:只有专家才能理好财误区二: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利”误区三:理财随大流误区四:没有规划:不管是理财,生活,工作,都建议大家做个规划,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不管是二年,还是五年的,还是十年的,一定...

  • 理财是要求素质相对综合的一门技术,比如 1.要求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不能将多个篮子放在一辆车上,这样万一这=一=种理财产品遇到风险兑现不了,就容易将鸡蛋打翻,那么我的本金很可能就回不来了。另外为啥叫多个篮子不能放在同一辆车子上呢,比如我买银行理...

理财误区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