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理财火了 真的“高收益低风险”吗

理论上,票据理财产品的风险有两种情况:承兑银行倒闭或银行承兑汇票是虚假的,无法兑换。此外,发行平台本身的信用风险也值得投资者注意。更多引发争议的地方在于,此类产品超高的收益率,有部分是由平台进行补贴,这容易让人联想到旁氏骗局。据了解,年化收益率高达9.8%的产品,产品本身收益为7%,平台补贴1%,发行这款产品的公司再补贴1.8%,这样加起来达到令人“怦然心动”的9.8%。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平台拿钱出来补贴产品是有问题的,涉嫌违规。“旁氏骗局就是补贴出来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容易汇集风险。”这种新型的票据理财产品属于新生事物,模式并不成熟,加之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风控体系,其中或许还隐藏着诸多风险。这些产品收益率很高,但发行总量极小,造成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不排除是企业的宣传噱头。

互联网票据理财存在的风险
互联网票据理财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票据市场本身。大量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流转,银行信贷出表的同时,也为票据中介创造了极大的业务空间,而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转已成常态,票据市场灰色地带十分突出。当然虚假、伪造票据也是整个票据市场最大的风险问题之一,即使常年混迹其中的人也经常吃亏。
互联网票据理财的投资者在票据业务链条中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在票据质押模式中,尽管引入第三方托管的机制,但实质相当于投资者提供买断票据的资金,平台、银行后续的操作还有“信贷出表”的风险,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
线下的委托贸易付款模式和信用证循环回款模式中,除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流转”风险、“票据买断导致信贷出表”风险、“虚假票据”风险之外,贸易套利中还存在其他政策风险,比如信用证回款的逃汇风险、国际贸易套汇风险等。
严格意义上来讲,票据市场的许多业务模式都存在违规的嫌疑;而这正是互联网票据理财的基础,一旦监管从严,许多套利空间将不复存在,相关机构或中介还有被处罚的风险。
投资者应学会辨别票据理财的风险
首先要透过平台“高收益-低风险”噱头看清背后的实质。“低风险”的依据是开出承兑汇票的银行对票据负有无条件兑付责任,但前提是票据流通的环节没有问题;事实上,如果票据流通环节中存在违规情况,一个“盖章不清晰”的小瑕疵都能成为银行不兑付的理由。而且,银行承诺兑付的只是正常的票据贴现,票据贴现年化利率一般在6%左右,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票据理财银行肯定无法兑付。
本着“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从收益率角度可以大致辨别票据理财平台的风险。年化收益率在6%或8%以下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基本可由“银行承诺兑付”覆盖风险,较为稳重;而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票据理财,一般会结合线下票据中介资源做其他套利业务,其风险也随之增大。
此外,平台的属性也是票据理财风险判断的标准。银行在整个票据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且属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意识较强,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民生电商“民生易贷-E票通”等银行或以银行为基础的票据理财平台风险较低;互联网企业不具备票据项目和投资资源,所以阿里金融“招财宝”、新浪微财富“金银猫票据”的风险取决与其合作对象;主打票据理财的P2P平台一般都有线下票据中介的资源,但其线下业务也依附于银行,收益和风险都较高,投资者可以通过其线下业务实地考察后再做投资决策。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P2P票据理财除了线下的业务模式风险外,还存在与监管定位相违背的风险。与一般P2P平台“投资人收益来自融资企业利息”不同的是,票据理财P2P平台中,投资人的收益来自“融资企业的利息+线下额外收益”,后者已经脱离了融资项目本身,而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对P2P的监管原则是:项目要一一对应,不能做资金池。更进一步地说,有线下额外收益的票据理财平台,甚至已经背离了P2P的模式。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4-11-15 00:34: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发布该票据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认购。到期后,平台凭银行承兑汇票去银行兑付现金,按照约定收益给投资者付清本息。有了银行的介入投资者资金有保障将大大提升,更加安全。 二、 收益性高。在当前的投资理财产品里面,低风险的产品多数都是没有可观的收益...

  • 前期培养的互联网理财用户们不得不集体“出走”,寻找其他期限短、收益高的替代产品,以E票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也迅速成为了理财市场的新宠。不过,票据理财产品是否真的能够做到“高收益、低风险”?小编认为,票据理财...

  • 个人对(非金融机构)企业的一种贷款模式,尽管有了银行承兑汇票作抵押,但并不表示完全没风险。 一般来说,如果银行承兑汇票被验明真实性,且确实质押在平台公司,募集的资金到期后可以实现无风险兑付。但是,验证票据真伪很重要,其风险首先是平台是否真的掌握了真实的票据...

票据理财火了 真的“高收益低风险”吗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