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知识我们都懂,但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

很多人都知道,投资理财先要学基础知识。但是,有些从菜鸟升级为老鸟的朋友经常会问柏融小柏:理财知识我都学会了也搞懂了,但还是赚不到钱呢?
这里面呢,可能是你的投资方法有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是在投资的时候,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有句话不是说了嘛,投资是反人性的,或者说是洞悉人性的。而人往往都是感性动物,在投资的时候也不例外,心理情绪可能成为你投资失利的绊脚石。
今天,柏融小柏给大家分享一个有关投资心理学的理论,学会了这个理论,指不定在下次投资的时候,就能帮你赚到钱。
一、你需要知道的行为金融学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有三个关键性的假设:人是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和市场价格是随机游走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投资者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不是理性的,而且投资市场上很多现象都是这些理论无法解释的。
比如说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大部分投资者往往盲目地跟风买入或者卖出,就与人是理性的假设背道而驰。
由此,在金融界诞生了一门新学科叫做行为金融学,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预期,从而预测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向和发展。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行为金融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地概括一下。
前景理论主要涉及几个点:
1、面对获利的时候,人们偏向规避风险(确定效应)
简单来讲,在获利的时候,面对一个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而放弃赌一把,即使赌一把的数学期望较高。
举个例子,现在有两个选择,选择A是无风险获得100块钱,选择B是80%机会获得200块钱,虽然B的期望值20080%=160比A大,但是一般人都会选择A。这就是常见的“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的心理。
2、面对损失的时候,人们偏好风险
就是说面对亏损时候,人们往往会勇敢地赌一把,即使在理性人的角度来看,不赌的数学期望损失比较低。
举个例子,现在有两个选择:选择A是损失100,选择B是80%的概率损失200,20%的概率不赔钱。一般人往往倾向于选择B。
3、损失厌恶
人们面对损失和获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就是即使人面对同等的获利和损失的时候,人们面对损失的痛苦往往大于获得的快乐。
比如说,你亏100块的痛苦往往比你获取100块的快乐要大,而且人往往对痛苦的记忆更加印象深刻。
4、迷恋小概率
一方面人们厌恶小概率的损失,例如我们买意外保险就是规避这种小概率的损失;另外一方面人们又热衷小概率的获利,例如买彩票。意外和彩票中奖往往是很小概率的事件,但是人们往往会为它们埋单。
5、参照依赖
就是说你对得失的判断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
比如说你和朋友去买彩票,本来你中了100块很开心,但是你看朋友中了500块,你可能就没那么开心;而如果你只中了90块,而朋友一分钱也没中,可能你会更开心。
简单地来讲,你衡量得失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和旁人比较出来的。
再说一个例子吧,我爸爸的一个朋友经常说希望回到以前的日子,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一样。潜台词就是对现在的贫富差距不满。
明明现在的物质条件比以前好得多,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希望?这个就是参照依赖的体现,人的得失衡量不是绝对的,而是和旁人比较出来的。
二、投资不赚钱可能是心理作祟
为什么说前景理论可以解释大家投资老是赚不了钱呢?结合上面5种心理,我们来分析一下。
1.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无论你买基金还是买股票都是亏损,一旦发生亏损后,大多数人往往不会忍痛割肉,而是就抱着亏损股票或基金一动不动,幻想牛市会来你能解套。
这个就是典型的“面对损失的时候偏好风险”。在你面对损失的时候很痛苦,更愿意选择赌一把,并且你一厢情愿地认为未来股价有可能变好。但其实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希望渺茫。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故事:
我的一个叔叔,在07年牛市的时候,很盲目地就入股市,18块左右买了武钢股份,之后一直熊市,他就不肯卖,一直很乐观认为未来牛市股票肯定涨回来。
结果呢?15年牛市武钢股份的最高价位是7.55块,而现在是3.71块。听说他现在打算把这个股票当做女儿的一部分嫁妆。
这就是小白投资者坚信所谓的“长期持有”的下场,他们往往会这样安慰自己,他们这个方法是“价值投资”。
我在这里重申一点,价值投资是你懂这个公司的价值才叫价值投资,并不是你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不想承认它,就辩称自己是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拥护者。
2.在市场好的时候,人们又往往缩手缩脚,赚了一点钱就走了,然后你又妒忌还在市场里赚钱的朋友。
这个就是确定效应和参照依赖的体现。在牛市买过股票的人可能有这种感受,股票一直上涨,突然跌了一点忍不住就卖了,结果发现自己“卖飞了”,看到身边没卖的朋友还在赚钱,自己就陷入后悔郁闷之中。
3.市场好的时候,股票市场的板块轮动特征很明显,你发现你买的股票不涨,朋友买的股票一直在涨,比较之下,你会觉得比自己亏钱还难受,这个就是参照依赖。
这时候你头脑发热,卖出了你的股票,买入了别的股票,却发现自己卖出的股票竟然很快地涨了起来。接着,你开始抱怨说庄家玩弄了你。其实,压根就不存在这个情况,只是你的心理在作怪。
三、投资要做理性人
上面说了这么多,大家可以对照自己面对投资获利或亏损时的心态,看看是不是这样。
在投资这条路上,很多人没有输给别人,而是输给了自己。归根结底,你赚不了钱的原因是你不是理性人。
在投资中你不仅要学会正确的理财理念和方法,还要不断与自己感性的心理做斗争,这需要长久的修炼。
其实,在柏融小柏看来也没那么复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市场好的时候买入,直至整个市场趋势结束;市场坏的时候,等待合适的机会,在别的市场寻找机会。
还有再说一句吧,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市场不好可能美国市场好,股市不好,那么还有其他投资理财方法呐?机会总是有的,看你能不能发现。
这些赚不到钱的人,通常都有两种最常出现的心态:

1、着急
急着买、急着卖,抵不过外在的诱惑,又拿不住手上的筹码。
这种状况基本上就是赌徒思维。
不明白吗?
去一趟澳门 逛逛,把桌上的筹码在脑中替换成股票或基金,大概能看出每个人的投资观。

2、贪念
手上的股票或是基金,涨到点了舍不得卖;或是跌到很美丽的价位还不敢买,取舍之间都被贪念所控制。
有贪念就有恐惧,有恐惧决策就会偏差。
大多数的投资人不是没赚过钱,而是没在赚钱的当下放手。
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王大妈听说人民币要贬值,为了抵御通胀,让自己的资产增值保值,她选择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有很多像王大妈一样的人做了一样的事,于是我们看到16年底大量资金出逃。但是这些资金却苦于没有好的投资途径,它们只能趴在银行的账面享受1%都不到的定存利率。一年下来美元兑人民币从6.68又回到了6.6以下,于是王大妈们发现持有美元反而亏了钱。

李大姐觉得经济不景气,投资什么都是徒劳,于是选择在银行购买又安全,收益又高的保险产品。年初购买的时候产品写着预期年化收益率4.5%。年底一结账,李大姐掐指一算实际收益率只有3%点多。去找银行的理财经理理论,经理说这款产品没说保本保息呀!

王大妈和李大姐看起来都是很有理财观念的人,但为什么他们都没赚到钱呢?
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当下的金融市场,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蓬勃发展的阶段。银行、证券、信托、以及各种第三方机构理财投资产品层出不穷,投资者简直挑花了眼。每个产品都有一箩筐的优势和特色,但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其实投资者并不明白。

先说王大妈,美元确实可以抵御通胀,但是持有美元并不等于持有美元资产。王大妈的正确理财途径应该是购买美元资产比如美元计价的房地产基金、债券基金、以及美元计价的保险产品都会获取不菲的收益。而对于李大姐而言寻求安全本没有错。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并非保本保息,而保险产品向来看重的是长期收益,而非短期利益,这些应该在购买前先看清合同条款,才能避免入坑。此外最好的保险产品都是留在保险公司内部销售的,所以如果想购买保险产品还是应该去保险公司,找一个靠谱的代理人,好好研究研究合同条款,选对适合自己的产品。

更多财富管理小窍门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Krissy的成长日记。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4-09-19 09:32: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理财知识我们都懂,但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