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回顾我申请香港博士过程
现在申请香港博士终于尘埃落定了,认真写个总结,既是对自己这段历程的回顾,也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读博士一直是我的理想,因为我做学术的愿望很清晰,很强烈,所以在硕士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一直在收集关于读博的信息,不过那时对出去读博没有概念,关注的都是国内考博的信息。所以最后能够拿到香港大学的offer,也是一种偶然。
1、个人教育背景
本科和硕士在两所不同的985高校,都是社会学专业。
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期间成绩非常一般,60、70多分的课程不在少数,也有不及格的。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成绩较好。没有获得过奖学金。英语成绩较为稳定,一年时间内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公开发表论文1篇。本科期间成绩较差,这恐怕是我申请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硕士期间成绩稳定,仅有一门课程低于80分。跨院系选修了数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和奖学金共5次。公开发表论文共计7篇。参加过一次院系级的学术论坛,递交论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做PPT报告。
2、英语考试
2009年9月雅思考试,7分。
3、申请缘起
女朋友有很多次向我提出申请出国读博的建议,我有一些认识,但没有认真查阅相关信息。一次关注某个我感兴趣的教授的履历,香港中文大学的,忽然间觉得似乎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出去读博的事情了。不过确实是对出国读博的困难性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目标锁定在香港。加上随后就得知了提前毕业的同学和师姐申请香港成功的消息,在跟同寝室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申请坚定了信心。
申请自然首先需要英语成绩,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加上一个同学的建议,于是就跟同寝室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糊里糊涂的选择了雅思。4月报名正式准备,9月考试,有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8月整整一月都待在学校里苦读英语。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也很有帮助。
4、对香港高校的直接了解
7月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学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到深圳和香港参观了一星期。期间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树仁大学,有讲座等活动。尤其是在科大的讲座还是很有帮助的。对香港的城市生活和高等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5、学校选择
申请之前对香港高校了解最多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在申请过程中中大也一直是我最中意的学校。不过老牌学校香港大学也一定要考虑。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一是名气稍差,二是专业设置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最终只选择了中大和港大。其实后来才发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可以试试。
在专业上我也有一个选择过程。之前考博一直是做跨专业的打算,所以申请时也想跨到该专业。但在与中大联系的过程中,发现跨专业困难确实较大,加上2009年11月跨校跨专业考博因为单科差3分受限而惜败,虽然还有一次跨专业考博机会,但信心很受打击,所以随后把目标依然锁定在本专业社会学。
6、研究计划
9月考了雅思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11月跨专业考博上,所以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为研究计划做准备。但在备考过程中读了很多书,有一位老师写的两本书让我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找到了从事我的相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框架。因为考博的题目中经常有关于博士期间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题目,所以认真准备了相关回答。这些是我写研究计划的最初框架。
考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2月初,我开始认真写研究计划。一开始先把之前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然后就开始直接用英文增加和修改内容。使用的写作框架是香港大学提供的。在很短的时间里需要看很多书和论文来扩充内容,尤其是要看英文资料,很费大脑,而且写综述也需要对有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单是英文原著就欠缺很多。
写了一个初版之后让一个本系的教授看,也是我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过感觉本系的教授都很忙,很难联系到,所以只当面跟他谈过一次,顺便让他帮我写了推荐信。不过谈话还是很有启发的。之前我的研究计划完全是一种理论综述,缺乏进行实地研究的详细设计。在这位教授的建议下,我又选取了一个个案,详细写了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基本情况、资料搜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结果等。这样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最后写了25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打算跨专业,但其实两个专业的交叉点很多,所以研究计划的基本论题没有变化。只是要申请社会学,所以要刻意的加入很多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而我久已不看非常“正统”的社会学了,所以还真是遇到一些困难。后来本系那个教授也说欠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7、成绩单和学位证明
本科成绩单以及学位证、毕业证是让在本科所在学校读研的同学在学校档案馆办了寄给我的。成绩单中文的直接打印盖章,英文的按照模板翻译了发过去打印盖章。毕业证、学位证是把原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模板里填好一起发过去盖章。要了盖章的学校信封用于密封。
硕士成绩单先到系里复印中文成绩单后盖章,然后按照模板翻译成英文,再到研究生院盖章那信封。不过手写输入的中文成绩单实在让我深不以为然,有的课程没有登记成绩或学分,害的我跑了好几次才办好。另外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在读证明。
8、推荐信
港大中大各两封推荐信,一共四封。分别找自己的导师和帮我看研究计划的本系教授。导师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元老人物,那个教授是目前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理论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所以两人的分量都还比较重。港大的推荐信是WORD格式,我全部打印了找老师签字就行了;中大的推荐信是PDF格式,用ACROBAT打字上去显示的很奇怪,只好麻烦老师抄上去了。
9、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感觉港大的报名系统比较好,查询状态也方便。到招商银行办了一张YOUNG卡,网上支付申请费,比用汇票又省钱又方便。感觉招行的服务不错。
10、个人简历
在网上找到模板,认真写了2页。包括contact inform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 personal, publication, award.
1、个人教育背景
本科和硕士在两所不同的985高校,都是社会学专业。
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期间成绩非常一般,60、70多分的课程不在少数,也有不及格的。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成绩较好。没有获得过奖学金。英语成绩较为稳定,一年时间内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公开发表论文1篇。本科期间成绩较差,这恐怕是我申请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硕士期间成绩稳定,仅有一门课程低于80分。跨院系选修了数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和奖学金共5次。公开发表论文共计7篇。参加过一次院系级的学术论坛,递交论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做PPT报告。
2、英语考试
2009年9月雅思考试,7分。
3、申请缘起
女朋友有很多次向我提出申请出国读博的建议,我有一些认识,但没有认真查阅相关信息。一次关注某个我感兴趣的教授的履历,香港中文大学的,忽然间觉得似乎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出去读博的事情了。不过确实是对出国读博的困难性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目标锁定在香港。加上随后就得知了提前毕业的同学和师姐申请香港成功的消息,在跟同寝室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申请坚定了信心。
申请自然首先需要英语成绩,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加上一个同学的建议,于是就跟同寝室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糊里糊涂的选择了雅思。4月报名正式准备,9月考试,有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8月整整一月都待在学校里苦读英语。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也很有帮助。
4、对香港高校的直接了解
7月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学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到深圳和香港参观了一星期。期间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树仁大学,有讲座等活动。尤其是在科大的讲座还是很有帮助的。对香港的城市生活和高等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5、学校选择
申请之前对香港高校了解最多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在申请过程中中大也一直是我最中意的学校。不过老牌学校香港大学也一定要考虑。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一是名气稍差,二是专业设置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最终只选择了中大和港大。其实后来才发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可以试试。
在专业上我也有一个选择过程。之前考博一直是做跨专业的打算,所以申请时也想跨到该专业。但在与中大联系的过程中,发现跨专业困难确实较大,加上2009年11月跨校跨专业考博因为单科差3分受限而惜败,虽然还有一次跨专业考博机会,但信心很受打击,所以随后把目标依然锁定在本专业社会学。
6、研究计划
9月考了雅思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11月跨专业考博上,所以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为研究计划做准备。但在备考过程中读了很多书,有一位老师写的两本书让我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找到了从事我的相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框架。因为考博的题目中经常有关于博士期间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题目,所以认真准备了相关回答。这些是我写研究计划的最初框架。
考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2月初,我开始认真写研究计划。一开始先把之前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然后就开始直接用英文增加和修改内容。使用的写作框架是香港大学提供的。在很短的时间里需要看很多书和论文来扩充内容,尤其是要看英文资料,很费大脑,而且写综述也需要对有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单是英文原著就欠缺很多。
写了一个初版之后让一个本系的教授看,也是我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过感觉本系的教授都很忙,很难联系到,所以只当面跟他谈过一次,顺便让他帮我写了推荐信。不过谈话还是很有启发的。之前我的研究计划完全是一种理论综述,缺乏进行实地研究的详细设计。在这位教授的建议下,我又选取了一个个案,详细写了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基本情况、资料搜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结果等。这样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最后写了25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打算跨专业,但其实两个专业的交叉点很多,所以研究计划的基本论题没有变化。只是要申请社会学,所以要刻意的加入很多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而我久已不看非常“正统”的社会学了,所以还真是遇到一些困难。后来本系那个教授也说欠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7、成绩单和学位证明
本科成绩单以及学位证、毕业证是让在本科所在学校读研的同学在学校档案馆办了寄给我的。成绩单中文的直接打印盖章,英文的按照模板翻译了发过去打印盖章。毕业证、学位证是把原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模板里填好一起发过去盖章。要了盖章的学校信封用于密封。
硕士成绩单先到系里复印中文成绩单后盖章,然后按照模板翻译成英文,再到研究生院盖章那信封。不过手写输入的中文成绩单实在让我深不以为然,有的课程没有登记成绩或学分,害的我跑了好几次才办好。另外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在读证明。
8、推荐信
港大中大各两封推荐信,一共四封。分别找自己的导师和帮我看研究计划的本系教授。导师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元老人物,那个教授是目前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理论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所以两人的分量都还比较重。港大的推荐信是WORD格式,我全部打印了找老师签字就行了;中大的推荐信是PDF格式,用ACROBAT打字上去显示的很奇怪,只好麻烦老师抄上去了。
9、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感觉港大的报名系统比较好,查询状态也方便。到招商银行办了一张YOUNG卡,网上支付申请费,比用汇票又省钱又方便。感觉招行的服务不错。
10、个人简历
在网上找到模板,认真写了2页。包括contact inform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 personal, publication, award.
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生,曾在国内一所985高校读书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决定申请香港的博士项目继续深造。回顾我申请香港博士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首先,我收集了大量的香港博士项目信息,包括各大高校的项目介绍、导师信息、申请要求、申请时间等。我主要通过国内的留学网站、香港高校的官方网站以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来获取这些信息。2. 然后,我筛选了适合我自己的项目,并逐一联系了导师,了解更多细节和项目背景。在联系导师时,我会先通过邮件或者社交平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项目相关问题的提问,如果导师感兴趣,就会邀请我进行视频面试或者电话面试。在面试过程中,我尽可能详细地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经历,同时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期望。3. 在与导师沟通确认意向后,我会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论文、研究提纲等。这些材料需要认真准备,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在申请材料的准备过程中,我也会咨询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4. 最后,我提交了申请材料,并等待学校的面试和录取通知。在面试和录取过程中,我需要持续关注学校的通知,及时进行回复和确认。如果录取成功,我就需要准备签证、住宿和生活等相关事宜,以保证顺利开始博士学习。总的来说,申请香港博士需要认真细致地准备,也需要与导师、同学以及其他资源进行广泛的互动和协作。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和机遇,需要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也需要耐心和信心。如果你也打算申请香港博士,希望这篇回顾对你有所帮助。
2 个回答知言财经问答专题活动
快提交申请吧今报名已经始久
你说的香港大学是指港大还是香港的大学? 你的绩点可以申请香港的大学的博士学位了而且你在加拿大读过硕士,应该是不需要雅思或是托福成绩了,只要向学校说明你在外国读过硕士并拿到了学位证书,学校是会免托福的。 因为不知道你具体要申的学校,我就去港大查了一下申博的要求...
并根据申请者的研究兴趣、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估。等待结果:申请者在提交申请后需要耐心等待申请结果。如果被录取,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办理入学手续。总的来说,申请香港的博士项目需要有一定的准备和耐心,但是如果申请者具备较好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潜力,通....
香港留学:回顾我申请香港博士过程类似问题
- 建设50万白金理财卡和建设白金信用卡区别 22次阅读
- 建行白金理财卡是储蓄卡还是信用卡?有哪些优惠? 25次阅读
- P2P网贷的第三方理财平台究竟能否有效协助避雷? 20次阅读
- 宝鸡哪里有月嫂培训班? 15次阅读
- 特斯拉车标亮黑还是哑光黑 22次阅读
- 特斯拉过户的时候车标要完好吗 2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