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电车续航都突破500公里了,为啥还有人觉得不够用?

油车/电车之争从2014年“中国新能源元年”至今已经持续了9年。和泰哥聊起这话题时,他表示他也注意到似乎身边买电车的人越来越多,小区里“绿牌”越来越多。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质疑电车。这其中占到最大比重的质疑声,依然是电车的“里程焦虑”。

话说自2020年来,因为疫情的原因,连续三年我们都没好好出远门了。所以我们回过头去看2023年的春节,我们看到返乡过年成了每个人最大的事情。有钱没钱是回家过年了,这当中必然少不了一大堆“电动长途者”。

但是一如既往的,今年春节期间,电车在路上趴窝、充电难、排队数小时就为充电等新闻仍然和往年没区别。于是乎车友们就想不通了:要说现在的电车,续航是一个比一个长,为啥还有续航焦虑呢?电车的续航到底要到多少才能让人忘记续航焦虑呢?

“官方标称续航”和“实际续航”
之间不相符,里程焦虑起因之一

其实首先这涉及到“官方标称续航”和“实际续航”之间不相符的问题。比方说一款电动车,广告里描述的“官方标称续航”是400公里,但可能实际上只开到250公里就没电趴窝了……这就导致消费者不信任厂家宣称的“纸面数据”。

那么厂家宣称的“纸面数据”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呢?还有:电动汽车的续航到底要做到多远,才能让大家淡忘“里程焦虑”呢?今天就来帮大家算一算这笔帐!首先我们要了解:“1度电能跑多远”,以及官方标称续航、常温实际续航、低温续航、常温高速续航之间的换算关系。

目前来说,大多数电动汽车在“理想条件下”(也就是厂家宣称的数据)通常1度电大约能让车跑6公里;而在实际城市驾驶环境下(不开空调、环境温度高于10℃)1度电大约只能让车跑5公里;到了冬季(开空调、环境温度低于0℃,高于-10℃)1度电大约只能让车跑4公里。常温高速续航大致与冬季续航接近;而东北寒区极限使用模式下,1度电大约只能维持车辆3公里。

1度电实际能跑几公里?
厂家“纸面数据”如何参考?

比如某款车搭载的动力锂电池实际可用容量是100度电,那么这款车“官方标称续航”基本就是600公里;而实际城市驾驶环境下,真实续航基本在500公里;而冬季低温或者夏季空调环境,或者常温高速模式,实际续航基本就在400公里的样子;那么东北极寒情况下,实际续航能到300公里的样子。

官方标称续航和实际使用续航的不相符,是诱发“里程焦虑”的首要因素。于是就有了第二个问题:电车的续航到底要到多少才能让人忘记续航焦虑呢?——目前个人的判断是:未来电动汽车普遍能做到“官方标称续航”达到800公里水平时,基本大多数人就能接受了。

电车续航“四步走”
2025年后或进入“三阶段”

根据电池能量密度进化的走势,以及充电技术进化的走势,在电动汽车行业,有一个“四步走”的阶段进化概略。大概如下:

第一阶段目标(电池可用容量约40度,约2015年水平):
标称续航:约250公里
常温实际:约200公里
低温实际/常温高速:约175公里
最短极限续航:125公里

第二阶段目标(电池可用容量约85度,当前水平):
标称续航:约500公里
常温实际:约425公里
低温实际/常温高速:约325公里
最短极限续航:250公里

第三阶段目标(电池可用容量约130度,预估约2025年以后水平):
标称续航:约800公里
常温实际:约650公里
低温实际/常温高速:约525公里
最短极限续航:400公里

第四阶段目标(电池可用容量约250度,预估约2050年以后水平):
标称续航:约1500公里
常温实际:约1250公里
低温实际/常温高速:约1000公里
最短极限续航:750公里

“标称800公里”或是一道门槛
如做到,里程焦虑基本就没了

第四阶段目标很难实现,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不会等到。而目前的电动汽车,在经历2023、2024、2025这三年后,到2026年时,基本“官方标称续航”预计将往800公里冲击。那么即使是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飙车,也都能稳稳达到400公里以上。

这时候,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才会得到基本解决。因为在“出租汽车两班倒,跑最勤快”的北上广深,单台出租车一天累计行驶距离基本也就400~500公里封顶,极限不超过600公里。

500公里大约是北京到山西太原的距离,或者上海到浙江温州的距离,或者广州到广西桂林的距离。——标称续航800公里,这对于家用轿车来说确实是够用了。再远的话,可能高铁动车会更合适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虎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09-20 05:55: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主流电车续航都突破500公里了,为啥还有人觉得不够用?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