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胜:银行理财真实的谎言?

  投资、理财已成为当下的时尚。在每个月的CPI公布之后,都有财经媒体帮你算账,看你的银行存款一年会减少多少。当CPI超过一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时候,结论就是,你必须为你的钱寻找银行存款以外的出路,否则,你的钱就等于变相贬值了。

  在对通胀的严重恐惧之下,资金四处寻找投资对象。但是,最终会有大部分人选择银行理财这种方式。可事实是,银行理财让老百姓屡投屡亏,只见大幅度的缩水而不见任何增值保值的的效果。

  从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势来看,截至 2010年6月28日,共有93家银行发行了4654款个人理财产品,上半年到期产品中零收益或负收益的产品有24款。这一数据较2008年已经有所下降,2008年的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取得负收益的产品比例一度高达95%以上。

  如今,银行理财的弊端已开始不断显现。业绩下滑,负收益频现。银行理财产品屡屡爆出亏损,而且幅度惊人。产品说明,雾里看花。在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理财计划书面前,投资者往往面临无法选择的窘境。主要原因就在于理财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产品说明书越来越难懂。说明书中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普通投资者理解起来根本都是“雾里看花”。工作人员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避实就虚,重点突出产品的优势,淡化相应的风险。预期收益,永远“预期”。几乎所有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都打出了“预期收益率”来大肆宣传,但在众多产品的说明书“预期收益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则了无踪影。信息披露, 隔帘观影。买了理财产品,却不知道自己的投资去向如何、表现怎么样,有些理财产品在设计之初明显有瑕疵,运作也比较混乱,它的资金流向、利益分配都不透明。资金运用方向上没有监管的条文,对信息披露没有强制要求,只能靠银行系统内部风险监管,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和隐患。风险警示,形同虚设。银行宣称其在产品说明书中充分做到了风险警示,工作人员也被要求提醒投资者风险,然而多数投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提示风险,甚至刻意的淡化投资风险。许多银行在宣传其理财产品时,主要篇幅都是在夸耀其产品的优点。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投资者利益如何保障等问题,宣传品上大多是只字不提,只是在不显眼的地方写上一句“投资有风险”而已。

  事实上,最让投资人气愤的是,面对银行理财的亏损,银行总是百般辩解,推脱责任,违背“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对银行回避产品设计缺陷深恶痛绝。

  为什么一个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却总想在金融理财行业大显身手,然而却屡战屡败,并且败的很惨?关键原因在于,第一,所有的资金都来源于操作者之外的普通老百姓,即使损失很大,他们也不会心疼。其次, 银行的最主要的职能是办理存贷款业务,在金融业的职能划分过程中,这种专业化的转型缺乏根深蒂固的基础。没有真正的投资理财专家,就只能在固守的思维中蹒跚学步,让中国的老百姓为所谓的银行理财师的高昂“学费”买单。再次,银行自成立到现在,始终是以国家的信誉为其立足的重要支点,“把钱存进银行,放心!”这是很多中国老百姓的观念,正是这种传统的“守财”观念和对国家的信任,所以才成就了银行理财这一血腥的动机,熟不知,银行上市已使其蒙上了多么浓重、可悲的商业色彩。

  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的认识模糊,金融机构职能严重错位。如果只因为这些业务都属于金融的范畴,而就认可银行理财的理所当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贝多芬弹得一手好琴而认可他也唱的一首好歌呢?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1-22 17:54: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般情况下,目前基本上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注明是保本产品,没有注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 银行理财产品骗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此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均达到预期收益,令客户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

  • 不是 银行理财不是假的。 银行理财产品是由银行发行的,募集资金后由银行自行投资管理,主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中低风险领域。然而,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所谓的“假理财”,这些通常是银行员工私自销售的非银行官方理财产品,或者是银行内部人员伪造的理财产品。

股胜:银行理财真实的谎言?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