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银行的理财都不保本了”,对于这类说法你怎么看?

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之路还能走多远?这无疑牵动着投资人、银行和监管层三方关切。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已经高达29万亿,庞大的体量,即使出现10%的风险,那也是2.9万亿,会牵涉多少个投资人?犹如巨人走钢丝,稍有闪失,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01普通投资人是如何看待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保本,然后再尽可能地获取较高回报,当然是最好的期望,这符合我国广大老百姓的投资理念。
但是,在投资形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无论是像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还是其他P2P理财,还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理财,“保本”并非独有面孔,而是一直与“非保本”并存,并不断地融入到百姓理财理念之中,只是不同投资人根据自身投资偏好,进行自我判断和取舍而已。

所以,可以基本判定,即使银行理财产品“断奶”,去“保本”为“非保本”,也不会对普通投资人传统理财观念产生太大冲击。如果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都执行“非保本”规定,环顾左右,能够留住“保本”的又有几何?庞大的社会闲置资金,又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观念的投资渠道呢?
02去“保本”,实则削弱了银行理财产品优势。众所周知,在进入余额宝、理财通和银行理财三雄争霸的今天,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已成昨日辉煌,风光不再。据最新数据显示,仅余额宝一家的理财产品规模已经高达1.58万亿,用户数超过3亿人,而这一神话的创造,支付宝公司仅仅只用了4年时间。

在这4年里,从银行流出的资金是无法估量的,也是银行系不得不经历的历史性阵痛。留住“保本”这根救命稻草,对他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然而,银行作为经济的血脉,也不得不努力的去适应和服从监管。要想再次赢得市场,必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03社会资金的过度聚集,或将诱发风险,这是监管的关切。正如余额宝这4年的一路走来,随着社会资金的蜂拥而入,当其理财规模超过万亿时,“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不仅仅是监管的高度关切,也成为支付宝公司高层值得操心的问题。

作为一个平台,募集的资金其实也没有全部放在自家的“保险柜”,说拿就拿那么方便。而是在保留小部分备付金外,大比例资金还是用于再投资,以获取利差,赚取利润。再投资也不是100%绝对安全,况且一旦投资人出现大规模集中赎回资金(挤兑),资金池只算杯水车薪,引发群体性风险就会成为大概率问题。
2017年11月17日,央行联合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管局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不仅是进一步规范金融理财市场秩序,确保经济安全稳健运行的需要,而且也是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需要。不仅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而且留下过渡期,给金融机构和投资人逐渐适应和调整的时间,应该是比较慎重的。
如果银行理财都不保本了,那么这些理财产品就卖不出去,因为大家都怕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打水漂。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只是银行利率太低,相比其他理财方式收益较低。银行也会为了获取更多用户,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利率水平的。
我觉得很正常啊,现在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保本的基本上没有了,所以我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1-23 03:13: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不保本的银行理财当然是可以买的,但是风险要自己承担。目前除了国债、银行存款之外,基本就没有所谓的保本理财了。银行理财不保本不意味着就一定会亏了,在整个理财市场,银行理财仍然算是相对安全的产品。另外,能保障资金安全的只能是你自己,而...

  • 以后不允许再发行保本理财产品,也不能再做出所谓的保本承诺。就是说所有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不保本的。当然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就有很大的“风险”了,也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就不靠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可以投资一些风险系数较小...

  • 银行卖的产品很安全,但也有可能会出问题,而且下面几个误区可能很多朋友自己都没有想过! 银行自营产品也就是银行自己发售的理财产品。一般来说有银行自身信用作保障,产品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银行是很多资管产品的代销渠道,保险、基金、信托,这些东西很...

“以后银行的理财都不保本了”,对于这类说法你怎么看?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