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存款在减少,而理财产品却在增多?
一是理财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中国人都是有钱就往银行存的,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没结婚的攒钱找老婆,结了婚有了孩子又要攒钱找儿媳妇或者置办嫁妆,攒钱放家里又不安全,只能是存银行,甭管利息高低。现在的理财观念变了,银行存款已经不是理财方式的主流,国人朝着理财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二是消费模式的变化。过去的国人经济条件有限,闲置资金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的人都想着提高生活品质,享受高质量的消费,有钱就是任性地花!
三是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改变了过去只有存款一种理财方式的局面,什么银行智能存款、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理财产品……利率一个个都比银行存款高,虽说是有风险,但是只要加以识别,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银行存款减少的最最基本的原因大概就是确实穷,就是没钱可存,国人还是有钱的少,穷人更多,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第一,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幅狂飙,理财赎回和卖房款占大头,这些钱未来大概率会原封不动回到来的地方。第二,过去一年多,居民存款之所以增加这么猛,是对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不敢花钱,有钱就存。第三,从房贷新增情况,不难得出结论,4月份提前还贷和置换房贷的情况,仍然存在。
这意味着居民购房贷款仍在继续下降,还款额度仍大于贷款额度,这也和4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吻合。专家: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
当务之急是切切实实在多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首要是解决就业率问题,而不是只停留于耍嘴皮子。首先,存款的利率在降低:
存款增速降低,同时理财的规模在增加,首当其冲的原因无外乎存款的利率在降低。纵观近20年,我国存款利率一直处在下行通道中,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未来不排除进入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目前,1年期的利率在2.25%左右、2年期在2.85%左右、3年期在3.5%左右,这个利率水平较前两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犹记得前两年有些银行给出的3年期的定存利率能达到4.5%以上,甚至有些民营银行能给到近5%。而现在,即便是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4.05%的利率就算是很高了。储户存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对抗通胀,以期保值。但在利率不断降低的大背景下,存款很难抵御通胀,所以储户转而购买回报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就说得通了。
第二,理财产品种类的增加:
过去,理财市场并不发达,各银行主打的产品还是以存款类的产品为主,存款仍然是储户的首选。
但近些年,理财市场的规模明显增加,品种也是各式各样,风险等级从R1-R5,几乎你都能在理财市场上找到,但是资管新规之前,2021年底市场上存续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大约就有6000款,这还不包括体量更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理财市场越来越发达、理财品种越来越多,再叠加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银行、网银甚至第三方APP上就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这使得理财产品的购买率大大增加,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R1-R5风险等级不同的理财产品。
第三,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
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也对存款有较大的转化作用,比如去年的2-3月份,有主流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开启了牛市行情,不少人选择“紧急入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年2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应声增加了4924亿。
基金市场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2019年,全年2019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44.2%,几乎基金小白闭着眼在基金市场都能盈利,绝对牛市表现。44.2%收益率是什么概念?1年期定期存款的20倍,谁还会选择利率低的存款呢?
综上三个方面,存款利率降低、理财品种的增加、购买渠道的便捷、股市和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这些都是引起“存款理财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人民币存入银行叫储蓄。银行投资理财有高回报。两个概念题,储蓄跟理财混身不搭界,因而银行工作人员不要忽悠广大中老年客户,他们要把人民币存入银行,他们不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不要盲目购买理财产品,心态不好的广大中年人不要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把钱存入银行最保险有利息保本金。所以说;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各人喜欢不同。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没有银行存款的,我的余钱都在理财产品。因为现在通涨严重,银行存款跑不赢通涨。但做理财产品也要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来做。高收益的一般对着的是高风险。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说还是选些低风险的较好,比如债基,债基中也有一些含点股票投资的也行,风险也不高但比纯债基收益率又高点。但如果选择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就要擦亮眼睛,因为有些基金经理的水平也很菜!
二是消费模式的变化。过去的国人经济条件有限,闲置资金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的人都想着提高生活品质,享受高质量的消费,有钱就是任性地花!
三是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改变了过去只有存款一种理财方式的局面,什么银行智能存款、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理财产品……利率一个个都比银行存款高,虽说是有风险,但是只要加以识别,没有太大的问题。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银行存款减少的最最基本的原因大概就是确实穷,就是没钱可存,国人还是有钱的少,穷人更多,吃不上饭的大有人在,第一,一季度住户存款大幅狂飙,理财赎回和卖房款占大头,这些钱未来大概率会原封不动回到来的地方。第二,过去一年多,居民存款之所以增加这么猛,是对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不敢花钱,有钱就存。第三,从房贷新增情况,不难得出结论,4月份提前还贷和置换房贷的情况,仍然存在。
这意味着居民购房贷款仍在继续下降,还款额度仍大于贷款额度,这也和4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吻合。专家: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
当务之急是切切实实在多渠道增加居民的收入,首要是解决就业率问题,而不是只停留于耍嘴皮子。首先,存款的利率在降低:
存款增速降低,同时理财的规模在增加,首当其冲的原因无外乎存款的利率在降低。纵观近20年,我国存款利率一直处在下行通道中,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未来不排除进入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目前,1年期的利率在2.25%左右、2年期在2.85%左右、3年期在3.5%左右,这个利率水平较前两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犹记得前两年有些银行给出的3年期的定存利率能达到4.5%以上,甚至有些民营银行能给到近5%。而现在,即便是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4.05%的利率就算是很高了。储户存款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对抗通胀,以期保值。但在利率不断降低的大背景下,存款很难抵御通胀,所以储户转而购买回报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就说得通了。
第二,理财产品种类的增加:
过去,理财市场并不发达,各银行主打的产品还是以存款类的产品为主,存款仍然是储户的首选。
但近些年,理财市场的规模明显增加,品种也是各式各样,风险等级从R1-R5,几乎你都能在理财市场上找到,但是资管新规之前,2021年底市场上存续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大约就有6000款,这还不包括体量更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理财市场越来越发达、理财品种越来越多,再叠加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银行、网银甚至第三方APP上就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这使得理财产品的购买率大大增加,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选择R1-R5风险等级不同的理财产品。
第三,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
股市、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也对存款有较大的转化作用,比如去年的2-3月份,有主流观点认为我国已经开启了牛市行情,不少人选择“紧急入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年2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应声增加了4924亿。
基金市场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2019年,全年2019年公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44.2%,几乎基金小白闭着眼在基金市场都能盈利,绝对牛市表现。44.2%收益率是什么概念?1年期定期存款的20倍,谁还会选择利率低的存款呢?
综上三个方面,存款利率降低、理财品种的增加、购买渠道的便捷、股市和基金市场的优秀表现,这些都是引起“存款理财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所在。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人民币存入银行叫储蓄。银行投资理财有高回报。两个概念题,储蓄跟理财混身不搭界,因而银行工作人员不要忽悠广大中老年客户,他们要把人民币存入银行,他们不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不要盲目购买理财产品,心态不好的广大中年人不要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有风险。把钱存入银行最保险有利息保本金。所以说;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各人喜欢不同。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没有银行存款的,我的余钱都在理财产品。因为现在通涨严重,银行存款跑不赢通涨。但做理财产品也要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来做。高收益的一般对着的是高风险。所以对于上班族来说还是选些低风险的较好,比如债基,债基中也有一些含点股票投资的也行,风险也不高但比纯债基收益率又高点。但如果选择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就要擦亮眼睛,因为有些基金经理的水平也很菜!
1 个回答知言财经问答专题活动
根据基本常识,居民存款的减少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之一导致的: 一、资金流向其他领域。 在疫情影响下,一些居民可能会转移资金到健康医疗、... 虚假理财等问题,如果居民被诱骗花费资金,就可能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因此,建议大家在进行投资
银行存款金额减少,与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有直接关系。一年期以上存款最高存款利率全面下调,这也就使得储户对存钱的兴趣下降了,把钱转移到了其他的理财上。 银行存款减少,还与互联网理财方式变多有关系。比起银行存款,现在更多人选...
直接印象着居民的存款数额。 其次,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
为什么银行存款在减少,而理财产品却在增多?类似问题
- 在微信理财稳健理财买的人多吗 21次阅读
-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很会理财,而不是存钱 17次阅读
-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投资黄金呢? 5次阅读
- 怎么理财才能够攒到钱呢? 29次阅读
- 银行有养老理财产品 19次阅读
- 什么人可以买工行福利金管家理财产品 2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