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赚钱、基民亏钱”,是谁的错?

在百度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者数量达5.41亿,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投资者达1.85亿。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型基金跌幅中位数17.76%,主打稳健投资的“固收+”产品平均下跌3.07%,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也屡现破净。基金亏钱导致基民亏钱,这是正常的,我们想要讨论的是“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反常现象。数据显示,2006~2020年的15年间,偏股型基金指数累计涨幅1295%,年化收益率超过19%,但基金业协会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自投资基金以来盈利的客户仅占41.2%。偏股型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高达19%,但近60%的基民自投资以来却是亏钱的。这一反常现象便是被广泛讨论的“基金赚钱、基民亏钱”。问题是清晰的,但在讨论解题思路时,很多人都指向了投资者教育,潜台词是只要投资者能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这个问题便能有效解决。为有效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难题,仅仅呼吁基民长期持有是远远不够的。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该负什么责任?基金公司被广为诟病的一点是“牛市高点发基金”,充分利用基民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发行规模上去了,基民成了高位接盘者;基金销售平台被诟病的则是“什么热卖什么”,喜欢按照近期业绩排名向基民推荐基金,冠军基金大卖,基民却常常高位被套。背后的原因是典型的利益导向,源于收入层面的“屁股决定脑袋”。基金经理有没有责任?这两年,市场兴起了一股基金经理“造神潮”,粉丝文化一度大行其道。好的一面是让优秀的基金经理得到追捧,良币驱逐劣币;不好的一面则是一旦基金经理出圈,就容易成为基金公司做大规模的工具,表现为不停地发新产品,无限制地扩大管理规模,全然不顾基金经理的最优管理上限。更有甚者,机构还会主动下场“造神”,借鉴娱乐明星打造人设的玩法,包装出一个又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明星基金经理受市场追捧,大量资金蜂拥而入,推动其所管基金规模节节攀升。但规模本身对基金经理是一种“诅咒”,会极大地限制其发挥空间,也会实质性影响基金业绩,于是,追逐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再次成为造神运动的“受害者”。投资界有句话叫“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巴菲特和芒格常常拿这句话向持有人进行风险提示,提示他们要降低对伯克希尔股票的收益率预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规模太大时,基金经理可选择的投资范围就大大缩窄了。基金公司的盈利方式,主要就是:管理费。按基金保有规模的固定比率,比如股票型基金按年收1.5%的管理费。比如,某基金公司,某只股票型基金的“保有规模”10亿,那它就能每年从这10亿中,收取1500万的管理费。所以你要理解,基金公司希望的是自己管理的资金总量,越大越好;用户资金存续时间,越长越好。那么,基金公司怎么增加自己的“保有规模”呢?1)不断发新产品,现在中国基金市场,总共有9000多只基金;2)不断刷业绩排名,刷收益率,吸引基民;3)但是,收益率又是很大概率会随着规模下降的,怎么办?推明星基金经理。基金投顾模式不同,他们会帮助客户做资产规划,严选投资的产品和组合,会在下跌时为基民做心理按摩,上涨时为基民管理预期,提供及时的市场分析,用答疑解惑等方式时刻陪伴基民,帮助基民对抗人性的弱点,按住躁动的手。这就是买方投顾。盈米基金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作为买方投顾和客户站在一边的立场以及他们的四笔钱理念也帮助他们把投顾资产规模做到了行业第一。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4:16: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基金赚的是市场的钱,并不是谁的钱,有可能是某一家公司成长分享给市场的整体市值增长。

  • 很简单和股票是一样的,有交易就有买有卖,就是前人赚后人的钱。先前买入的卖给后买入的赚取差价,换句话说要是每个人买入都是赚钱那么股价就是一直在涨只不过是价钱越赤越贵,后买入的成本越来越高,先前买入的赚的越多。

  • 股票基金最大的收益来自于买卖股票赚取差价,真正由上市公司分红赚的钱很少。一般的股票基金是由基金公司选择的股票池中选取股票,赚取买卖差价。被动型指数基金则是最大可能地按比例持有跟踪指数中相应的股票,因此,被动型基金与被跟踪指数涨跌幅差不多,比如50ETF,对投...

“基金赚钱、基民亏钱”,是谁的错?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